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迎校庆70周年”专题讲座暨第九期“问道玉渊潭”高端学术论坛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王艳春 发布时间:2020-09-16

  

为迎接北京工商大学70周年校庆,5月15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腾讯会议举办了“迎校庆70周年”专题讲座暨第九期“问道玉渊潭”高端学术论坛。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冯秀军教授应邀作了题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专题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鲁娜、党总支副书记樊江涛、学院全体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由学院副院长姚洪越主持。
冯秀军教授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
冯秀军教授首先指出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她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党中央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判断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工作,通过各种会议讲话和相关政策文件层层落实对高校思政课建设所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就是对新时代思政课怎么看和怎么办问题的最好回答,也为新时代思政课提出明确定位和具体要求。
在此基础上,冯教授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谁来培养人三个角度具体阐述了新时代思政课应怎样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思政课要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培养成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爱国情怀、敢于担当责任,又具有奋斗精神、过硬本领和良好品德修养的时代新人。要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就要以大格局、明是非、合知行为着力点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培养。在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上,思政课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教师要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三因”原则。教师还要遵循三大规律,即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在教学中坚持问题教学,懂得学生的困惑与需求,研究学生的思想特点。在谁来培养人的问题上,有信仰的人才能讲信仰。思政课讲师不仅要有信仰还要有情怀、有能力、有魅力。
王鲁娜院长总结指出,冯教授的报告娓娓道来,深入浅出,体现了道理之真、情感之善、逻辑之美与语言之雅的完美统一,既是一场内涵丰富的学术讲座,也是一堂深刻生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冯教授报告中对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谁来培养人三个问题的解读,既明晰了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目标,又给出了思政课改革的方法指南,同时也明确了思政课教师的素质要求,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具有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与会师生表示冯教授的报告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听后受益匪浅。